湖南师范大学自考网 -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办电话:0731-85863839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
位置:湖南师范大学自考 > 考试技巧 > 202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自学考试公共课近代史纲要

202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自学考试公共课近代史纲要

整编: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 时间:2022-07-12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

  (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政治上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封建社会社会危机★★

  2. (1)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史称“康雍乾盛世”。

  (2)乾隆朝后期(清中叶以后),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
 

  军事侵略和政治控制★★★★★

  3. 义律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4. 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 40 余年之久的外国人是赫德。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江宁条约)》(第一个)

  (1)割让香港岛(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1844 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 年中俄《瑷珲条约》。1858 年《天津条约》。

  1860 年《北京条约》,开放天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中法战争

  1885 年《中法新约》

  甲午中日战争

  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

  八国联军侵华

  1901 年中国与十一个国家《辛丑条约》。
 

  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5. (1)19 世纪初,为了扭转对外贸易逆差,英国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2)外国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3)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万国公报》。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6.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7. 试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1)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生活极端贫困化。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8. 简述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口诀:苦、少、穷

  (1)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

  (2)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3)主要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9. 简述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

  (1)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2)力量薄弱,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
 

  两对主要矛★★★

  10. (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盾及其关系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相互关系: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11. (1)任务: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相互关系:1)区别:前者要推翻中国原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要改变近代中国落后的地位与状况,解决生产力问题。2)联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而完成第二大任务是完成第一大任务的最终目的。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2.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1841 年广州三元里人民起义

  13. 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是中日甲午战争后。

  14. 简述 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

  (1)重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外国列强之间有许多矛盾、可能爆发战争。

  (2)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3)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期间,中国人民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打击了侵略者。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

  15. (1)社会制度腐败,根本原因。

  (2)经济技术落后,重要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16. (1)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成《四洲志》。

  (2)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严复《救亡决论》提出“救亡”口号。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口诀:林四眼、喂海狮、严天天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

  17.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1851 年金田起义。

  18. 简述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颁布的两个社会改革方案及其特点。

  (1)1853 年《天朝田亩制度》,纲领性文件,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

  (2)洪仁?《资政新编》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的失败★★

  19. (1)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

  (2)率部出走是翼王石达开。

  (3)洪仁?——干王。

  (4)1864 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0. (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2)太平天国的失败还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太平天国领导人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21.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2)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3/16

  洋务派的形成★★★★

  22. (1)奕䜣(洋务派首领),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目的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2)冯桂芬对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

  (3)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
 

  洋务新政的兴办★★★

  23. (1)最早兴办的是军用工业,清政府海军主力是北洋水师

  (2)江南制造总局是第一个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3)派遣了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创建翻译学堂:京师同文馆(最早建立)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4.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口诀:围绕“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发挥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5.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4)顽固势力多方阻挠。口诀:缝衣服玩
 

  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26. (1)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

  (2)梁启超《变法通义》;

  (3)谭嗣同《仁学》;

  (4)严复翻译《天演论》;

  (5)上海《时务报》(梁启超主笔)、天津《国闻报》(严复主办)、湖南《湘报》。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27. 简述 19 世纪末,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1)主要问题: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2)意义: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3)张之洞作品《劝学篇》。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28. (1)1898 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政治运动是戊戌维新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被保留下来的新政措施是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29. (1)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口诀:思改国资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30. (1)主要原因:1)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2)维新派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其结果只能是失败。(2)教训:1)戊戌维新以悲剧性的失败而告终,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2)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3)“戊戌六君子”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第三章 辛亥革命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31. 1904 年至 1905 年,外国侵略者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是日俄战争。

  32. 简述 20 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及其主要内容。

  (1)清王朝为取得外国列强的信任,于 1901 年 4 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2)清末“新政”涉及面很宽。1)一是改革官制,整顿吏治。2)二是改革兵制,训练新军。3)三是改革学制,提倡新学,从 1906 年起废除科举考试;4)四是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
 

  (3)1911 年责任内阁成立,被讥为“皇族内阁”。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33. 简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1)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2)其骨干力量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3)这个群体是随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而逐渐形成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34. 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35. (1)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2)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国同盟会(1905 年),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机关报是《民报》,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学说★★★★★

  36. 论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1)主要内容: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2)意义: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37. 简述 1905 至 1907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意义。

  (1)论战主要问题: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

  (2)这场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

  (3)意义:1)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2)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各地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38. (1)1911 年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

  (2)保路运动:四川(最为强烈)

  (3)辛亥革命达到高潮的起义是武昌起义。革命党人推选的新成立的湖北军政府都督是黎元洪。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39.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0. 简述 1912 年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1)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2)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该政权。

  (3)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41.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

  42. 简述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口诀:思变清帝国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

  (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3)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4)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43. 试述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3)没有建立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44. 简述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所进行的斗争。

  (1)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发动了“二次革命”(史称“赣宁之役”)

  (2)为反对袁世凯称帝,发动护国运动。

  (3)反对北洋军阀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拒绝恢复国会,1917 年发动了第一次护法运动。

  45. (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2)“二次革命”期间,在江西湖口通电讨袁的革命党人是李烈钧。

  (3)1914 年 7 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的政党是中华革命党。

  (4)在护国运动中,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的将领是蔡锷。

  (5)1919 年 10 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46. (1)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2)第一篇白话文小说:鲁迅《狂人日记》。

  47. 试述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1)主要内容:1)提倡民主和科学。2)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3)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

  (2)意义:1)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2)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准备。
 

  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8.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49.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表现和历史特点。

  (1)表现:1)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2)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涌现。3)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

  (2)特点: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到民间去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50. 简述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给予中国先进分子启示,即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6/16

  (3)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4)十月革命后,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51.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后期五四运动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

  52.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意义。

  (1)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了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53. (1)1919 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 年,陈独秀发表《谈政治》。

  (2)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是陈望道。

  (3)在北京大学成立的社团是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4)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共产党最早的组织;2)陈独秀任书记。

  (5)上海机器工会是李中主持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54. 特点:(1)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

  (3)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

  55. 意义:口诀:“四个一”一个核心、一个思想、一个联系、焕然一新

  (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3)它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

  (4)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

  56. 简述中共二大制订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意义。

  (1)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2)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

  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这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不可超越的一个阶段。

  (4)意义: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解决了分清敌友的首要问题。

  (5)历史证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57. 工人运动方面:(1)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

  (2)香港海员罢工: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的起点;

  (3)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第一次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58. 农民运动方面:沈定一等在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59. 国民党一大:(1)产生了新三民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国民革命的兴起★★★

  60. (1)1925 年至 1926 年间,中国工人坚持 16 个月之久的罢工斗争是省港罢工。

  (2)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全国范围大革命风暴兴起的标志是五卅运动。

  (3)1924 年国共合作时期,标志着工人运动从低潮转向高潮的信号是广州沙面租界工人罢工。
 

  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

  61. 1925 年,广州国民政府将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62. 简述 1926 年至 1927 年,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和战略方针。

  (1)北伐的直接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2)北伐战略方针:首先进军两湖消灭吴佩孚;然后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最后北上解决张作霖。

  63. 简述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2)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国民党右派发动反共政变★★★

  64. (1)1926 年 3 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5 月蒋介石制造整理党务案。

  (2)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制造“清党”事件(“四一二政变”)。

  (3)1927 年 7 月 15 日汪精卫(“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65. (1)国民革命失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集团建立了在全国的独裁统治。

  (2)1928 年,在东北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张学良。

  (3)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金融业开始。

  中间党派的活动及其政治主张★★

  66. (1)1930 年 8 月建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邓演达领导;

  (2)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派;

  (3)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口诀:演员、梁乡、培育
 

  中国共产党人发动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67. 论述南昌起义及其历史作用。

  (1)1927 年 8 月 1 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 2 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

  (2)历史作用:1)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3)揭开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68. (1)秋收起义:毛泽东领导,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2)三湾改编:建设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69. 简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意义。口诀:一把火一条路

  (1)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

  (2)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

  70. 简述八七会议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1)内容:1)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2)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2)地位:1)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2)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71. (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2)《反对本本主义》:1)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2)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探索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土地革命的深入★★★★

  72. (1)井冈山土地法:1928 年 12 月,中共第一个土地法。

  (2)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3)1931 年,红一方面军三次反“围剿”作战胜利后,形成的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73. (1)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

  (2)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3)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

  74. (1)1927 年 11 月至 1928 年 4 月的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错误”;

  (2)1930 年 6 月至 9 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3)1931 年 1 月至 1935 年 1 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75.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1934 年 10 月开始战略转移的是红一方面军。
 

  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

  76. 试论遵义会议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口诀:三挽一转

  (1)集中全力解决了军事和组织问题。

  (2)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并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军事三人团。

  (3)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正视自己的错误,具有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长征的胜利结束★★★

  77. (1)1935 年陕甘支队(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2)1936 年,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长征。
 

  长征的伟大意义★★★★★

  78. 简述长征的伟大意义。口诀:转西北锤精火

  (1)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这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5)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79. 简述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1)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2)为了救国救民,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

  80. (1)1931 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2)1935 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华北的华北事变。

  (3)1937 年 7 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
 

  残暴的殖民统治★★

  81. (1)1932 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策划建立的傀儡政权是伪“满洲国”。

  (2)1940 年 3 月,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是汪精卫。
 

  抗日救亡运动和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

  82. (1)1933 年 5 月,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2)福建事变(1933 年 11 月):国民党将领蔡廷锴、蒋光鼐发动抗日反蒋事变。

  (3)瓦窑堡会议(1935 年 12 月):提出重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83. 简述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1)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

  (2)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84. (1)战略防御阶段:1937 年卢沟桥事变至 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失守。

  (2)台儿庄战役(1938 年):李宗仁领导,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获胜的战役。

  (3)佟麟阁、赵登禹:北平南苑战斗中牺牲。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据守四行仓库。
 

  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85. (1)战略相持阶段:1938 年 10 月到 1943 年 12 月。

  (2)日本对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为辅的方针。

  (3)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由片面抗战转为消极抗战。

  (4)1940 年 5 月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1942 年 2 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戴安澜殉国。
 

  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

  86. (1)1941 年 3 月,在抗日民主运动中成立的民主党派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2)1944 年,中共参政员林伯渠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7. 1937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重要会议是洛川会议。
 

  阐述持久抗战的理论★★★★

  88. 试论述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

  (1)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等著作,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2)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3)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89. 试论《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主要内容:1)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集中全党智慧,系统地阐述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2)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3)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2)意义: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敌后战场的开辟★★★

  90. (1)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平型关战役。

  (2)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

  (3)1940 年 8~12 月,八路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华北日军的战役是百团大战。
 

  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1. 论述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1)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2)进步势力主要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发展进步势力是整个策略的中心环节.

  (3)中间势力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4)顽固势力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共产党必须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延安整风运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92. 简述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口诀:延安整风整三风,学风党风和文风

  (1)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的最主要的任务。

  (2)意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报名专业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及原因★★★★★

  93. 1945 年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旧金山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中,解放区的代表是董必武。

  94. 论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基本经验)。口诀:全世界爱党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2)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3)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4)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95. 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96.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

  (3)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4)中国为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的和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97. 论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及其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建国方案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背道而驰,最终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唾弃。

  (2)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其主要内容是: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98. (1)1945 年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

  (2)1945 年 8 月至 10 月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期间,中共中央正式确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破坏政协协议的斗争★

  99. (1)1946 年 2 月 10 日,国民党破坏“庆祝政协成功大会”而制造的惨案是校场口惨案。

  (2)1946 年 6 月,国民党当局制造了镇压上海人民团体和平请愿团的下关惨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100.(1)全国性内战爆发:1)时间:1946 年 6 月 26 日;2)标志: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2)1947 年 6 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01.简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1)重庆谈判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同共产党一起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共同奋斗。

  (2)全面内战爆发后,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共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牲。

  (4)各民主党派公开宣言,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102.(1)1947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2)《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完整提出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中国土地法大纲》★★★

  103.(1)1946 年,《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2)1947 年,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学生运动的高涨★★★

  104.(1)1945 年“一二·一”运动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口号,吹响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第一声号角。

  (2)1946 年一二·三?运动:抗议美军暴行,美军退出中国。

  (3)1947 年五·二?惨案:国民党镇压爱国学生运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4)台湾人民在 1947 年举行了反抗国民党暴虐统治的二二八起义。
 

  各民主党派的发展★★

  105.(1)1947 年 11 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第一次联合会议在香港举行。

  (2)1948 年 1 月 1 日,会议宣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正式成立。宋庆龄为名誉主席。
 

  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

  106.(1)辽沈战役:1948 年 9 月 12 日至 1948 年 11 月 2 日

  (2)淮海战役:1948 年 11 月 6 日至 1949 年 1 月 10 日

  (3)平津战役:1948 年 11 月 29 日至 1948 年 1 月 31 日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07.(1)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 1949 年新年献词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2)渡江战役:1949 年 4 月 21 日至 1949 年 6 月 2 日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08.试论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及其意义。

  (1)国体和政体:1)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3)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2)意义:1)这一规定是《共同纲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2)这一规定也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109.(1)1949 年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2)《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
 

  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

  110.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口诀:党、人民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

  (3)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11.简述巩固和扩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主要内容。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2)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1)劳动者的联盟,这是主要的;2)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

  (3)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112.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口诀:三大法宝党、枪、人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114.试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口诀:独社稳政权

  (1)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独立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2)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3)政局稳定,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前提。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115.简述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

  (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116.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

  (1)特点:1)经济中存在着五种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基本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性质:1)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2)新民主主义社会本身具有过渡性。
 

  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117.(1)中国大陆基本解放和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1951 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2)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3)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

  118. 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确定的中心任务是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119. (1)1951 年底至 1952 年春三反运动针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2)1952 年五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
 

  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和平外交的初步开展★

  120.(1)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苏联。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是彭德怀。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121. 1953 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122.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及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

  (1)三个条件:1)土地改革的完成;2)现有工商业的调整;3)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2)原因: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2)对国家财经实行集中和统一的管理,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政策;3)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123.论述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1)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 年提出)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2)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3)国家资本主义相当程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4.简述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是什么?

  (1)互助组,这是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是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

  (4)1955 年毛泽东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基本经验的报告是《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125.论述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1)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2)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6.(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

  (2)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1)初级形式:订立合同 2)高级形式:公私合营 3)利润分配形式:四马分肥。
 

  127.简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的特点。

  (1)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2)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

  (3)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128.简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1)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2)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

  (3)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29.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在肃反中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捉”,提出了“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意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30.简述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什么?

  (1)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2)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3)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131.简述中共八大如何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32.试述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指导方针。

  (1)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2)政治建设上要求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3)执政党建设上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

  133.简述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前者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3)这一学说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国民经济的调整★★★

  134.1959 年,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的是彭德怀。
 

  135.1961 年 1 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七千人大会”★★★

  136.(1)1962 年七千人大会: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工作方向。

  (2)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一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37.(1)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成为“文化大革命”导火线。

  (2)1967 年老一辈革命家与中央文革小组错误做法进行的抗争被诬称为“二月逆流”。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垮台。
 

  139.试论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与步骤的思想。

  (1)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战略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3)步骤: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1)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口诀:第一步“从无到有”,第二步“从有到精”
 

  140.试述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

  (1)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的政治局面;

  (2)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

  (3)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

  (5)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冲破“两个凡是”★★

  141. 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42.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揭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143.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4)开始了党和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44.邓小平在 1979 年 3 月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郑重作出第二个历史决议★★

  145.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二个历史决议”),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146.简述中共中央于 1981 年发表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主要内容 1)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指出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2)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2)意义: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对外政策的调整★★★

  147.(1)1979 年 1 月 1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2)1982 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984 年 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4)1988 年 4 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148.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
 

  149.简述中共十三大的历史贡献。

  (1)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4)正式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50.(1)1990 年,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思想是“两个飞跃”。

  (2)1990 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1.1998 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

  152.(1)1995 年,江泽民关于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讲话《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2)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

  (3)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

  (4)1992 年 10 月达成“九二共识”。

  (5)1993 年,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154.(1)中共十八大提出,我国到 2020 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精神归结到一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3)9 月 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9 月 30 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中国率先签署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4)2017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155.简述中共十八大后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给我们的启示。

  (1)必须始终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必须始终维护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

  (3)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156.(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57.(1)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2)十九大指出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确定目标: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 年到 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58.(1)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到 2017 年,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2)2005 年 3 月,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报名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官网搜索

湖南自考本科网最新资讯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