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历年真题和答案解析大全2024年10月考题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课程代码00532)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属于《诗经·秦风》的作品是 B.《兼葭》A.《君子于役》 C.《氓》D.《采薇》 2.《郑伯克段于鄢》中交代郑庄公与母亲、兄弟不和的最初起因是 B.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A.庄公寤生 C.庄公即位,为之请制D.大叔完聚 3.下列属于国别体史书的是 B.《汉书》A.《史记》 C.《战国策》D.《左传》 4.《侍坐》“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中,“作”的意思是 A.劳作B.放弃 C.起立D.制作 5.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中,“不赡”的意思是 B.不足,不及A.不赡养 D.不友善C.不值得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第1页(共5页) 6.下列不属于《庄子》主要艺术表达方法的是 B.重言A.寓言 C.谐音双关D.卮言 7.下列属于儒家学派的人物是 B.墨子A.庄子 D.荀子C.韩非子 8.《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参”的意思是 B.一次A.参加 C.二次D.多次 9.《离骚》“朕皇考曰伯庸”中,“皇考”指的是 B.对亡父的尊称A.对去世国君的尊称 D.对亡兄的尊称C.对亡母的尊称 10.《湘夫人》出自 A.《离骚》B.《九歌》 D.《九辩》C.《九章》 11.下列不属于贾谊创作的篇目是 B.《吊屈原赋》A.《过秦论》 C.《鹏鸟赋》D.《悲士不遇赋》 12.《迢迢牵牛星》“泣涕零如雨”句借用自 B.《楚辞》A.《诗经》 C.《论语》D.《史记》 13.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杜康”指的是 A.贤臣B.人才 C.明君D.酒 14.王粲《七哀诗》用“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来表达 B.思念故人A.视死如归 D.渴望明君安定天下C.生离死别之苦 15.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中,“我”指的是 A.作者B.诗中女子 C.诗中男子D.君王 16.曹植《赠白马王彪》“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中,“鸱枭”用来比喻 A.英雄B.百姓 D.险恶小人C.君主 17.李密在《陈情表》中提到拒绝朝廷征召为官的主要理由是 A.祖母年老需要照顾B.母亲改嫁 C.缺乏能力D.执意隐居 18.下列人物属于“竞陵八友”的是 A.谢灵运B.鲍照 C.江淹D.谢螟 19.下列同时运用了谐音双关和顶针两种修辞手法的作品是 A.《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B.《西洲曲》(忆梅下西洲) D.《折杨柳歌辞》(腹中愁不乐)C.《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 20.《别薛华》的作者是 A.王勃B.杨炯 C.卢照邻D.骆宾王 21.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作者是 A.李白B.王勃 C.孟浩然D.王维 2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提到的天姥山在今 A.江苏省B.上海市 C.浙江省D.福建省 23.诗句“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中,“瀚海”指的是 A.大海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D.山麓 24.《夜上受降城闻笛》的作者是 A.岑参B.王昌龄 C.白居易D.李益 25.《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所看之花是 A.桃花B.荷花 C.桂花D.梅花 26.《钴每潭西小丘记》标题中的“钴每”原指 A.车轮B.斧头 C.熨斗D.铁桶 27.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的唐代诗人是 A.张九龄B.张籍 C.张若虚D.张继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第3页(共5页) 28.元稹《遣悲怀》悼念的是 A.妻子B.儿子 C.女儿D.父母 29.杜牧诗歌《早雁》表面上写的是大雁,实际上写的是 A.帝王B.后妃 C.将军D.难民 30.杜荀鹤诗歌《山中寡妇》又名 B.《乱世行》A.《时世行》
C.《记世行》D.《哀世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湖南自考 31.下列关于《国语》的表述,正确的有 A.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B.作者是司马迁 C.起于西周穆王十二年(前990) D.以记事为主 E.汇集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个国家的部分史料 32.下列说法属于汉朝人对“离骚”二字理解的有 A.遭受忧患B.离别的忧愁 C.古代乐曲名D.远离楚国 E.离开诗坛 33.下列关于《行行重行行》的表述,正确的有 A.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怀念之情 B.“重行行”言其不堪重负,不能行远 C.运用了回环复沓、反复咏叹的表现方法 D.表达了妻子对丈夫事业的支持 E.“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了比兴手法 34.下列关于谢螟《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的表述,正确的有 A.这是一首山水诗 B.这首诗作于谢螟赴宣城上任途中 C.诗歌创作的背景是国家太平日久 D.诗歌表达了作者不愿为官、一心归隐的志向 E.全诗结尾用“玄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最终要回到京城的愿望 35.下列诗句中,属于李白《蜀道难》所描绘的场景有 A.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B.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 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D.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E.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湖南自考 36.简述《氓》中所用的比兴手法及其喻义。 37.简析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景物描写的层次。 38.简述《搜神记》中干将莫邪故事的发展过程。 39.简述杜甫《兵车行》的叙事特色。
40.简述李朝威《柳毅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湖南自考 41.试析班固《苏武传》在刻画人物“苏武”时所用的艺术手法。
42.试析韩愈《送孟东野序》紧扣“鸣”字组织全文的结构特色。 五、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湖南自考 43.阅读下列文字: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悌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请回答: (1)这段文字选自哪部著作? (2)作者写这段文字有何含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以直养而无害 无是,馁也 行有不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