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自考网 -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办电话:0731-85863839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
位置:湖南师范大学自考 > 自考教材 > 湖南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总结

湖南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总结

整编: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 时间:2022-07-15
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总结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

  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如: 人、大、女、又、目、耳、口、齿、日、月、草、木、水、戈、户、门、牛、羊、犬、豕、马、鹿、弓、矢、高、大。向、眉、栗、血。

  二、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如:上、下、一、二、、刃、亦(腋)、中、本、未、寸、甘等。

  三、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如:从、牧、莫、舂、臭、息、法、?(明)、逐、取、武、及、戒、朝、暮等。

  四、形声

  (1)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如:江、河、项、题、颜、颠,昭、晴、?、昕、晚、昧、暗、晦、除、险、防、陈、陵等。

  (2)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①左形右声。如:钱、材、消、熔。②右形左声。如:放、鸭、刎、颈、锦、蚀。③上形下声。如:茅、简、空、罟、孟。④下形上声。如:柴、狨、盆、?、幕、恭、郝。⑤内形外声。如:闻、问、闽、齐、赢、辩、瓣、哀、随。⑥外形内声。如:曛、匪、匍、固、裹、衷、戚。⑦形在一角:颖、?、赖、胜、、腾、佞、疆。⑧声在一角:徒、徙、旗。

  (3)省形和省声:有少数形声字,它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省声字:如:?,从生,彦省声;夜,从夕,亦省声;雷,从雨,田省声。釜,从金省,父声。省形字:弑,从?省,式声。

  五、转注: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转注与前四书性质不同,并不是一种汉字结构的类型。

  六、假借: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如:其、莫。
 

  第二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

  一、殷商甲骨文:最早成系统的文字。

  二、战国文字:分为两大派系,即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秦系文字上承西周金文、下启小篆,是汉字发展主线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战国文字的主流。秦系文字的代表是石鼓文。

  四、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规定采用的标准字体。

  五、隶书:汉书由篆文向隶书的演变过程叫做隶变。

  六、楷书:汉字笔画的最后定型,是在楷书阶段。
 

  第三节 文选

  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繁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七十而?心所欲,不埘矩。”

  (简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埘矩。”
 

  二、季氏将伐颛臾

  (繁体)有?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而患不安。慎均??,和?寡,安??。夫(fú)如是,故哞人不服,?修文德以?之。既?之,?安之。

  (简体)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fú)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选择题】

  1.“建?一首,同意相受”解释的汉字结构类型是( )

  A:指事

  B:会意

  C:转注

  D:假借
 

  答案:C解析:

  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第二章 汉字的结构与词义的探索

  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与词义的探求

  一、纯表意字与词义的探求

  ①豆:象形字,本义是高脚盘子,是盛放肉类等的食器。②番:象形字,熊掌。③亦:指事字,腋下的部位。④刃,指事字,指示刀刃的部位。⑤艺:象形字,本义是种植。⑥伐:会意字,杀伐之意。
 

  二、形声字与词义的探求

  ①页:本义是人头。题:从页是声,本义是前额。引申指文章的标题、题目。②领,指整个脖子。项,指脖子的后部。颈,指脖子的前部。③颠,从页真声,本义是头顶。④颁,从页分声,本义是大头。⑤顿,从页屯声,本义是以头叩地。⑥颇,从页皮声,本义是头偏。⑦发,本义是射箭。从弓瓣声,义符是弓,与射箭的行为有关。打开;派发、派出;发迹;发挥是引申义。弛,本义是松开弓弦,从弓,也声。
 

  第二节 文选

  一、寡人之于国也

  (繁体)“不哙掾?,?不可?食也;?罟不入?池,酤魍不可?食也;斧斤以?入山林,材木不可?用也。?陪酤魍不可?食,材木不可?用,是使民鹇生?死?憾也。鹇生?死?憾,王道之始也。(简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字的一句是( )

  A: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B:?人追亡逐北,所咿城邑皆畔燕而?。

  C:一?食,一豆羹,得之?生,弗得?死。

  D:子洲子?曰:“女陪回也孰愈?”
 

  答案:C

  解析:

  “豆”的本义是高脚盘子,是盛放肉类等的食器。C 项中用的是“豆”的本字本义。
 

  第三章 古书的用字

  第一节 通假字

  一、通假字的定义

  文字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我们把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如:

  ①寤——牾。“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寤”的本义是睡醒,以本义来解释这句话,不合事理。此处的“寤”是借字,本字应该是“牾”。“牾”的意思是“逆”,“牾生”即“逆生”,也就是难产。《史记・郑世家》:“(武姜)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即以“寤生”为难产。

  ②信——伸。“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信”是“诚信”义的本字,而这句话的“信”和“屈”相对,是“伸展”的意思,这里的“信”是借字,本字应该是“伸”。

  ③?——修。“敝邑以政刑之不?,寇盗充斥,无若诸候之属辱在寡君者何”“?”的本义是“干肉”,用“?”的本义来解释是不通的,这里的“?”意思是“整治、治理”。但“治理”义既与“?”的字形结构不合,也与本义“干肉”没有联系,因此,判断“?”是借字。根据声音,其本字应该为“修”。《说文・彡部》:“修,饰也。从彡,攸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申为凡治之称。”“不修”就是治理得不好。

  ④裁——才。“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苡。”这里的“裁”当“刚刚”讲,与“裁”的本义“剪裁”无关,“刚刚”义的本字应是“才”。《说文・才部》:“才,草木之初也。”引申为“刚才”“刚刚”义。
 

  二 借义

  借字所承担的词义,称为假借义或借义。如:①“耳”在古文字中象人的耳朵之形,本义是“耳朵”。《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子玉复治兵于熟,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这里的“耳”用的就是本义。《战国策・齐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这里的“耳”是语气词,意思是“罢了”,这个意义和“耳”的本义没有联系,是“耳”的假借义。

  ②“而”的古文字形是象形字,《说文》:“而,颊毛也。”但在后来的使用中,“而”经常用作连词,例如在“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礼记・学记》)这句话中的“而”就是连词。“而”的连词意义与“而”的本义无关,是“而”的借义。

  ③“蚤”的本义是“跳蚤”。《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这里的“蚤”是“早”的借字,是“早晨”的意思。“早晨”义与“跳蚤”义无关,是“蚤”的借义。

  ④“谢”的本义是“道谢”。《荀子・王霸》:“台谢甚高。”这里的“谢”指建筑在高台上的敞屋,是“榭”的借字。“高台上的敞屋”这个意义与“谢”的本义“道歉”毫无关系,是“谢”的借义。
 

  三 通假字的辨识

  从声音上看,借字和本字具有双声、叠韵或双声叠韵的关系。如:

  ①畔——叛。“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本义 “田地的界限”,这里是“叛”的借义,义为“背叛”。在上古“畔”和“叛”属双声叠韵通假。

  ②崇——终。“谁谓河广,曾不崇朝。”郑玄对这句话的注释是“崇,终也。行不终朝,亦喻近也。”“崇”的本义是“高”,这里是“终”的借字,义为“终了”。“不崇朝”就是用不了一个早晨。“崇”和“终”属属双声叠韵通假

  ③娇——骄。“有求则卑辞,无欲则娇?。”“娇?”即骄横傲慢。王先谦补注:“娇,骄之借字。”“娇”“骄”属双声叠韵通假。

  ④?——凋。“岁寒然后之松柏之后?也。”“?”从“彡”,“周”声,本义是“纹饰”,这里是“凋”的借字,意思是“凋谢”“凋零”。“?”和“凋”属双声叠韵关系。

  ⑤锡——赐。“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锡者何?赐也。”“锡”是一种金属,这里是“锡”是“赐”的借字,是“赐予”的意思。“锡”和“赐”属双声叠韵通假。

  ⑥豪——毫。“今离娄见秋豪之末,不能以明目易人。”“豪”本义是“豪亻”,这里是“毫”的借字,指“动物身上的细毛”。“豪”和“毫”属双声叠韵关系通假。

  ⑦考——拷。“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考”的本义是“老”,这里的“考”是“击打”的意思,与“老”没有关系,“考”是借字,本字应为“拷”。“考”和“拷”属双声叠韵关系。

  ⑧管——馆。“管人布幕于寝门外。”郑玄注:“管犹馆也。馆人谓掌次舍帷幕者也。”“管”的本义是乐器,这里是“馆”的借字,馆人是负责馆舍的人。“管”和“馆”属双声叠韵关系。

  ⑨溢——镒。“黄金万溢。”“溢”的本义是“水满而外流”,这里的“溢”是“镒”的借字。“镒”是古代计量单位,二十四两为镒。“溢”和“镒”属双声叠韵关系。
 

  第二节 异体字

  一、异体字的定义

  (1)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形体不同的字。

  (2)有些同音字虽然可以记录同一个义项,在一定的场合也可以利用,但记词职能并不完全一样,这种字不能视为异体字。如:

  ①置——?(zhì)。“置”是从“网”从“直”的会意字,本义是“赦免”。“?”是从“宀”、“真”声的形声字,本义是“放置”。“置”和“?”只在“放置”意义上相通,可以换用。“置”所记录的“赦免”等义,两者不能换用,因此不能视为异体字。

  ②游——咣。“游”的常用义是“游泳”,“咣”的本义是“遨游”。在“咣玩”“交咣”等许多意思上两字均可换用,但“游泳”义与古代只用“游”不用“咣”,因此两字不能视为异体字。

  ③赞——?。这一组字只在“称赞”意义上想通,可以互用。“赞拜”“赞助”这些词中所用的“进见”“支持”义,在古代只用“赞”不用“?”,因此两者也不是异体关系。
 

  二、异体字的类型

  (1)造字方法不同:如:韭——?、丘——?、伞——?、床——?、岳——?、泪——?、?——?。

  (2)造字方法相同、构件不同

  ①同为会意,所取义符不同。如:?——灾、?——尘、葬——?、明——?、绵——?、御——驭、?——弃、琳——列。

  ②同为形声,所取义符不同。如:?——膈、杯——?、溪——厍、暖——?、?——镫、阱——?、坑——觎、?——?、咏——?、秕——机。

  ③同为形声,所取声符不同。如:猿——?、?——仙、礼——顿、哐——达、?——?、仿——?、杆——?、?——线、柏——?。

  ④同为形声,所取义符和声符都不同。如:村——?、迹——?、猿——晰、霉——?、糍——鹄、妆——?、?——诉、忿——箕、粳——娥、?——蹦。

  (3)造字方法相同、构件相同、写法不同

  ①构件所处的位置不同。如:够——?、峰——?、鹅——?、秋——峨、矣——腙、鞍——?、群——留、略——?、惭——?、奄——彦。

  ②笔道形态略不同。如:土——?、?——决、况——?、?——?、册——?、污——?、?——冗、葛——?、冰——?、皂——帮。
 

  三、识别异体字要注意的问题

  (1)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曾经是异体字,现在不是异体字。如:

  ①咳——孩。曾是一对异体字。《说文・口部》:“咳,小儿笑也。从口,亥声。孩,古文咳从子。”如:“正表义于咳笑之后。”“子生咳㖷。”“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这里“咳”和“孩”都是“小儿笑”的本义,二者可换用,后来这一对异体字发生了分化。“咳”记录“咳嗽”,“孩”用为幼儿之称,“咳”和“孩”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字。

  ②份——彬,原来是一对异体字,原义是“文质具备的样子”,后来,“彬”仍表本义,而“份”用作量词。

  ③讶——迓,原来是一对异体字,原义是“迎接”,后来,“迓”表“迎接”,而“讶”表示“诧异”。

  (2)在历史上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两个字,切不可将它们视为异体字。如:

  ①炮——宠,“炮”本意是一种烹调方法,把带毛的肉用泥裹住放在火上烧烤。“宠”是古代一种兵器,战争中,用机械之力抛石来杀伤敌人,故字从“石”。后来抛的东西从石灰、硫磺发展到投掷火药包,人们就用“炮”来记录这种兵器。“炮”和“宠”原本并非一字异体,现在把它们当作异体字合并,“炮”行而“宠”废。

  ②偷——?。“偷”在古代可以记录“苟且”“怠慢”“盗窃”义。“?”可以记录“苟且”“安乐”义。在“苟且”意义上,二者相同,在其他意义上,他们的用法有差异。后来在整理异体字时,忽视了历史上的差别,把二者认同为异体字。

  ③霓——握。“霓”是“虹”的一种,古人把“彩虹”分为雌雄,雄的色彩鲜明,叫做“虹”,雌的色彩幽暗叫做“霓”。“握”的本义是“寒蝉”,比一般蝉要小,青赤色。“握”也用作“霓”,后来把二者当做异体字。
 

  第三节 分化字

  一、分化文字职能的方法

  (1)假借其他字分化职能:为了分化一个字的多个记录职能,有时人们会借用其他字来进行分担,使表意更为明确。如:何——荷、女——汝、指——旨等。

  (2)利用异体字分化职能:为了减少字量的目的,可以在异体字认同之后把多余的字形取消。利用异体字分化文字职能,则为异体字的不同字形赋予不同职能,使原本冗余的形体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如:犹——猷、亨——享、箸——著等。

  (3)造新字分化职能:分化源字职能最常见的方法是造新的字形。造新字的方式包括在源字基础上增加构件,在源字基础上更换构件或对源字作形体改造。如:其——箕、母——毋、赴——讣等。
 

  二、分化字的类型

  (1)分化本义:有些字被常用的假借义或引申义占用后,会另造一个新字来承担它的本义。如:孰——熟、然——燃、莫——暮、暴——曝、益——溢、要——腰、禽——擒、原——源、州——洲等。

  (2)分化引申义:当引申义与本义的距离较远时,有时会为引申义造字,将引申义分化出去。如:昏——婚、坐——座、尉——慰、竟——境、说——悦、知——智、被——披、没——殁、反——返等。

  (3)分化借义:原来本义与借义共用一字,后来为了区别,用新的字形将借义分化出去。如:舍——?、象——像、辟——避、采——彩、牟——眸等。

  (4)分化广义:源字的表义很广,后来这个意义的一部分由分化字承担,源字和分化字的意义都变得更具体。如:受——授、祝——咒等。
 

  【选择题】

  1.下列各组字,属于分化字(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 )

  A:其一箕

  B:信一伸

  C:畔一叛

  D:村一?
 

  答案:A

  解析:分化源字职能最常见的方法是造新的字形。造新字的方式包括在源字的基础上增加构件、在源字基础上更换构件或对源字作形体改造。例如:其一箕。“其”的甲骨文字形是“簸箕”的形象,“其”的本义就是“簸箕”。“其”被借用去记录第三人称代词,并且这个借义成为“其”的常用义,于是人们另造新的字形“箕”来记录本义“簸箕”。
 

  第四章 古书汉语词的构成

  第一节 单音词

  一、单音词与汉语的字、词关系

  (1)字和词的关系:①一般情况,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②由于词的分化派生、字的?乳借用,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现象增多。

  (2)异词同字现象指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如:①例 1,A.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B.予观夫巴陵?状,在洞庭一湖。②例 2,A.形貌?丽。B.丽土之毛。③例 3,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B.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以上三例,例 1 中,A 的“观”指的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而 B 中的“观”表示的是“观看”“观赏”显然不是一个意思。例 2 中,A 的“丽”义为“华美”,B 的为“附着”也是两个词义。例 3 中,A 里的“女”表示的是“汝”,是第二人称代词,和 B 中的“女”没有什么关系。

  (3)异词同字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个是词义引申的结果,另外一个是字用过程中的同音借用。

  (4)异字同词现象指一个词有不止一个记录符号,各个符号间多是异体字关系,也有的是分化字关系。
 

  二、单音词与古代汉语中的双音短语

  (1)古代汉语是单音词的组合,实际并不是双音词。如:

  ①所以、出入、非常。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这里面的“所以、出入、非常”与现代汉语双音词同形,但并不是双音词,而是两个单音词的组合,因为其中的两个音节各有其词性和意义。“所以”,所,特殊代词;以,介词;译为“所用来……的原因”。“出入”指出关和进关。“非常”指不寻常。非,否定副词;常,形容词。

  ②形容。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形,指形体;容,指容貌。

  ③其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它的果实。其,指示代词,它的;实,名词,果实。

  ④无论。问今为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否定副词;论,动词。

  (2)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些双音结构并不是双音词而是两个有各自的词性和作用的单音词。如:

  ①然而。然,代词;而,转折连词。应译为“(虽然)如此,但是(却)”

  ②然则。然,代词;则,承接连词。应该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③虽然。虽,让步连词;然,转折连词。应译为“虽然(如此),但是”

  ④且夫。且,连词;夫,远指代词。应译为“况且,(那)”

  ⑤若夫。若,连词;夫,远指代词。应译为“至于那……”

  ⑥今夫。今,连词,表示提示语气;夫,远指代词。应译为“至于(那)……”
 

  第二节 复合词

  一、复合词的结构

  (1)并列结构: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语素并列构成的复合词。如,干戈、宾客、祭祀等。也有个别复合词是由两个反义语素并列构成的,如,缓急。

  (2)偏正结构:两个语素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的复合词。如,布衣、东宫、天子等。

  (3)支配结构:两个语素之间,有支配和被支配关系的复合词,又叫动宾结构。如,执事、将军、司马等。

  (4)主谓结构:两个语素之间,有说明与被说明关系的复合词。如,地震、日食、夏至等。二、复合词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1)复合词的形成是汉语由单音化向双音化发展的结果。如,国家。

  (2)从单音词的临时组合到凝固成一个复合词,常常伴随着意义的变化。如,春秋、社稷等。

  (3)古代汉语中是词组不是复合词。如,响应、政治、狐狸等。
 

  第三节 联绵词

  一、联绵词的结构特点

  (1)联绵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双音单纯词,因此没有结构问题,只有形式上的特点。如:望洋、玄黄、犹豫等。

  (2)类型:①义合式。如:绸缪。②衍音式。如:参差、囹圄、趑趄、菡萏。③模声式。霹雳,耖蜴、蛐蚵等。
 

  二、 联绵词的语音特点

  (1)双声联绵词:指两个音节古音声母相同的联绵词。如,参差、仿佛、憔悴、踌躇、仓促、流连、忐忑、伶俐、玄黄、犹豫、缤纷、匍匐等。

  (2)叠韵联绵词:指两个音节古音“韵”母相同的联绵词。如,从容、烂漫、逍遥、蹉跎、彷徨、窈窕、辗转、崔巍、婵娟、望洋、仓庚、戚岂等。
 

  第四节 文选

  一、虽有佳肴

  (繁体)腠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腠有至道,弗?,不知其善也。是故?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强也。故曰:教?相樘也。《?命》曰:“??半。”其此之洲乎?(简体)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是复合词的一句是( )

  A:屈原既放,游于 江潭,行吟?畔,?色憔悴,形容枯槁。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焉?

  C:今欲以先王之政治?世之民,皆守株之?也。

  D: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稂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案:B

  解析:

  从单音词的临时组合到凝固成一个复合词,常常伴随着意义的变化。也就是说,复合词的意义不再像短语一样,是两个单音词的简单相加,而是另外有了专指义。社稷本指土地神与谷神。后来由于“社”“稷”是国家的重要标志,因而“社稷”结合起来,表示“国家”的意思。故“社稷”是复合词。
 

  第五章 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差异

  一、古代义项的消失

  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古代的一些事物消亡了或是人们的观念变化了,导致词的相关义项也随之消失了。如,池,本义是护城河,现在是池塘。爱,本义是吝惜,现在是喜爱。勤本义是鼓励、勉励。现在是劝说。造,本义是到,来到。现在是制造。
 

  二、古代义项的微殊

  (1)广度宽窄的差异。即古今词义所表示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第一:现代汉语的词义范围比古代的窄。如:子,古代既指男孩也指女孩。现代只指男孩。臭,古代泛指一般气味,既可以包括好闻的香气,也包括难闻的秽气。现在只指秽气。亲戚,古代指族内外亲属,也包括父母兄弟。现代不包括父母亲。第二,现代汉语的词义范围比古代的宽。如:菜,古代指蔬菜,现代不仅指蔬菜,还包括鱼肉等食品。河,古代特指黄河,现代泛指河流。醒,古代指醉酒后再恢复正常神智。现代指恢复神智。

  (2)程度深浅的差异。即古今词义轻重深浅不同。第一,现代词义重,程度深,古代词义轻,程度浅。如:恨,古代指遗憾,现代是怨恨。第二,现代词义轻,程度浅,古代词义重,程度深。如:感激。

  (3)色彩褒贬的差异。即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如,爪牙,古代指武将,猛士,现代指帮凶,走狗;谤,谷底啊指公开议论他人的过失,中性词,现代指无中生有,恶意中伤,贬义词;贿,古代指财物,赠送财物,中性词,现代为用财物收买,贬义词。党,古代指为私利而结成的集团,贬义词,现代指一种组织,中性词。

  (4)词义特点的差异。即古今词义的特点不一致。如:售,古代是“卖出”,强调卖的结果。现代只表示卖这个动作,不再强调卖的结果。购,古代是悬赏征求,现代表示购买。访,古代君王就某事向大臣征求意见。现代泛指访问、了解情况,没有征求意见的意思,上对下的特点也不明显。
 

  第二节 古今词义的沟通

  一、从现代汉语复音词、成语甚至方言口语的词素中去掺望古义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双音词和成语的语素去了解其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如:项,本义是脖子;(望其项背)。即,本义是接近、走近;(若即若离)。走,本义是跑;(走马观花、奔走相告、走投无路)。易,本义是变;(移风易俗、改弦易辙)。
 

  二、从词义的共同特点和相互联系上去掺望古义

  ①诬,本义是虚妄不实,引申出欺骗、诬陷。②秉,本义是禾束、禾把,引申持、握,执掌、主持,坚持,坚守。
 

  【选择题】

  1.“问”和“访”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

  A:范围广狭不同:“问”的对象范围宽;“访”的对象范围窄

  B:语法功能不同:“问”可以带宾语;“访”不可以

  C:程度深浅不同:“问”是仔细的问;“访”是一般的问

  D:侧重的方面不同:“问”侧重于询问某事;“访”侧重于访问某人
 

  答案:A

  解析:

  广度宽窄的差异。即古今词义所表示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如,子、臭、亲戚等。
 

  第六章 多义词和词义引申

  第一节 词义运动的基本方式——引申

  一、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词的本义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所得出的词的义项。引申义,是指在多义词的数个义项中从本义引申派生出来的意义。如:

  ①绝,本义是绳断,断丝,引申出断绝;穷尽;独一无二;诗歌体裁;渡过;超过六个引申义。②引,本义是开弓,引申出延长、伸长;牵挽;导引、率领;退却;序言;延请;招致七个引申义。
 

  二、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

  (1)相似关系: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事物在形状、功能、方式、特点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通过类比造成引申。如,斗,本义是酌酒的器皿,形貌特征是勺形,长柄,引申出“斗星”的意义。开,本义是门闩,引申“关卡”。道,本义是道路,引申道理、规律。

  (2)因果关系:引申义和本义之前具有因果关系,通过逻辑推导造成词义引申。如,虚本义是大丘,引申为空虚。信,本义四言语真实,引申为相信。

  (3)动静关系:动指动作行为,静指名称性状。事物本身与其性质状态及相关的动作行为有密切关系,从而构成相互间的引申。这种形式的引申往往引起词性的变化。如:节本义是竹约,引申节制、约束。会,本义是相聚、回合,引申盟会。舒,本义是伸展,引申为缓慢。

  (4)时空关系: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表示时空的词可以互相引申。如,急本义是缝隙,表示空间的间隔。引申一会儿,表示时间的间隔。急,本义是急速、急切,表示时间紧迫。由时间紧迫引申为空间狭小。

  (5)礼俗关系:由于礼俗的原因造成词义的引申。如,昏本义是黄昏,由于古代男女结婚在黄昏时举行仪式,引申出结婚的意思。朝,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拜见君王,儿子问候父亲,都在早晨进行,于是引申出“上朝”的意义。三、词义引申的方式

  (1)连锁式引申:以本义为起点,向着同一方向递相派生出几个引申义的引申方式,叫连锁式引申。如,防。由本义到引申义的引申脉络是:堤坝——堵水——禁阻、防止——约束——规范、标准。

  ①以防止水。(防:堤坝)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堵水)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防:防止)④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防:规范、标准)辐射式引申:以本义为中心,依据本义的特点,向不同的方向直接派生出数个引申义,叫辐射式引申。词义引申脉络大多是连锁式和辐射式交叉复合的。如:“引”。它的引申脉络是开弓(又引申为延长和牵挽)——导引(率领,又引申为退却和序言)——延请——招致。
 

  第二节 文选

  一、晏婴论和

  (繁体)先王之?五味、和五?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亦如味,一?,二篦,三?,四物,五?,六律,七音,八锾,九歌,以相成也;清?、小大,短樘、疾徐,哀?、?柔,唪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也。君子?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简体)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

  二、宋人献玉

  (繁体)宋人或得玉,?衷子罕。子罕弗受。?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也,故敢?之。子罕曰:“我以不???,?以玉??。若以陪我,皆??也,不若人有其?。”(简体)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选择题】

  1.1.“斗”本义是“酌酒的器皿”, 引申指“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类型是( )

  A:动静关系

  B:时空关系

  C:礼俗关系

  D:相似关系

  答案:D

  解析:

  “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是相似关系。“斗”的本义是酌酒的器皿,形貌特征是勺形,长柄。夜空中,北方由七颗星排列组成的一个小小的星群也呈勺形,长柄,与酌酒的器皿相似,也就用“斗”来命名,于是“斗”便引申出“斗星”的意义。
 

  第七章 词义关系

  第一节 同义词

  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单音词的义项更多,指向更广,词与词之间的同义关系往往更复杂。如“发”,常见的就有 8 种意思,即把箭射出去、出发、派遣、征召、生长、颁布、兴起、打开。

  一、同义词的差异

  (1)理性意义的差异:①范围广狭不同。如:问、询、访。在询问、征求意见的义项上是同义词,但是“访”的适用范围比“问”“询”要小,“问”“询”的对象通常没有什么限制,而“访”通常是指君长就重大问题向臣下征求意见。②性状情态不同。视、望、顾、睨、瞰、瞩。在“看”的义项上是同义词,但看的情状方式各不相同。“视”强调“看”的动作。“望”是抬头向远处看。“顾”是转头向后看。“睨”是斜着看。“瞰”是从高处往下看。“瞩”是集中视力于一点,注视。③程度轻重不同。饥、饿。在表示吃不饱的意义上是同义词,但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饥”是吃不饱,腹中空。“饿”是严重的饿,指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④侧重点不同。恭、敬。恭、敬都有恭谨有礼、不怠慢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恭”侧重外貌;“敬”侧重内心。

  (2)组合功能的差异:如:耻、辱在表示“侮辱”和“羞耻”义时,二者是同义词,但组合功能不同。表示“侮辱”时,“辱”的意思是“双向”的,即既可以表示侮辱他人(使他人受辱),又可以表示自己受辱。故“辱”既可以带受事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耻”的意义是“单向”的,即只能表示使他人受辱,故“耻”作叙述句的谓语时,一般要带表示人的受事宾语,构成“使动”的述宾关系。此外,表示“受辱”义的“辱”后面可以跟表示处所的补语,指明受辱的地点;“耻”没有这种功能,也不能受“见”的修饰。

  (3)情感色彩的差异:如:比、周。者都可以表示与人结合、联合,但褒贬不同。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中的“比、周”。如:诛、杀、弑。在“杀死”的义位上,三者同义。但“诛”是依法杀死不义之人,是褒义的,“杀”是中性的,“弑”则用于下犯上,带有贬义。唯、诺。二者为应答之声。但“唯”常用与答应地位或辈分高的人;“诺”用于答应地位、辈分与自己相同或更低一些的人。所以“唯”更带有恭敬聪明的感情色彩。
 

  二、同义词的应用

  (1)连用。如:“昔秦国负侍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这里面的“负”与“恃”在“倚仗”义项上同义。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尝”与“试”在“试”义项上同义。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货”与“财”在“财物”义项上同义。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尚”与“犹”都是副词,在“仍然”的义项上同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零”与“落”在“零落”义项上同义。

  (2)对用。如,“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这里面的“清”与“除”均指“打扫”,“张”与“设”都指“布置”,同句中相对。再如: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于“乱”、“迷”与“惑”、“沈”与“溺”都是同义词,上下句对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与“孤”在“独一”的义项上同义,月乘残夜出,人趁早凉行。“乘”与“趁”在“抓住机会”的义项上同义。

  (3)同义构词。如,“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齐王闻之,君臣恐惧。”这里面的“朋友”“恭敬”“亲戚”“恐惧”都可以认为是由两个同义词作为语素构成的复合词。
 

  【选择题】

  1.下列对“视”和“望”的轧意辨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色彩褒贬不同:视”是褒义词,“望”是中性词。

  B:语法功能不同:“视”不可以带宾语,“望”可以带宾语。

  C:程度深浅不同:“视”程度深,“望”程度浅。

  D:性状情态不同:“视”强调“看”的动作,“望”表示拍头向远处看。
 

  答案:D

  解析:

  “视”和“望”在“看”的义项上是同义词,但看的情状方式各不相同。“视”强调“看”的动作,“望”表示抬头向远处看。
 

  第八章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

  第一节 实词的分类

  一、名词

  (1)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或空间名称的词,如“人”、“鸟”、“肉”等。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直接作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这里的“兄”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事”,表示“像对待兄长一样”。

  (2)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是名词的固有语法功能,不属于词类活用。名词或名词短语还可以在判断句中直接作谓语。如,“南冥者,天池也”。二、动词

  (1)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以及变化的词,如“爱”、“变”等。动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谓语。如,“爱,共叔段,欲立之”。

  (2)动词还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如,“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系虏之患”,这类的“死亡系虏”在这个句子中作定语。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如“美”、“好”、“大”、“小”等。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和状语。
 

  四、副词

  (1)副词是表示行为、性状的某些特征的词,如“愈”、“益”等。副词的主要功能是修饰形容词、动词,在句子中作状语。

  (2)古代汉语中的副词根据意义可以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情态副词、谦敬副词。
 

  五、代词

  (1)代词是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人、事物作用的词,如“我”、“谁”“其”“之”等。代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定语或补语。

  (2)古代汉语中,有些代词在判断句中也可直接作谓语。

  (3)古代汉语的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特殊代词。
 

  六、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目或次序(次数)的词,如“百”、“十”、“千”等,数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和量词结合,在句子中作状语或补语。但是古代汉语量词不发达,因此数词一般直接修饰名词和动词。

  第二节 实词的活用与兼类

  (1)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会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如,“刃”是名词,经常作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但在“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中,“刃”带上了宾语,充当句子的谓语,具有动词的基本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用法,叫做词类活用。

  (2)词的兼类:是一个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词类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词的活用是临时的用法,活用后的用法不是词的固有的语法属性;兼类这些语法功能已经是固定的,不是临时的用法。如“鼓”,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在“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中是名词,作“一种打击乐器”;在“战于长勺,公将鼓之。”中是动词,作“击鼓”。“鼓”同时具有名词何动词的语法动能,这种语法功能并不是临时的、偶然的,而是“鼓”常见的语法属性。“鼓”是兼类词。
 

  第三节 文选

  一、北冥有鱼

  (繁体)北冥有酤,其名曰鋈(kūn)。鋈之大,不知其?千里也;化而??,其名??。?之背,不知其?千里也;怒而秣,其翼若垂天之?。是?也,海哕??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简体)北冥有鱼,其名曰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有动词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

  A:此理之常,?足怪者。

  B: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C:既而陪?公介,倒戟以兑公徒而免之 。

  D:良褚可形容筋骨相也。

  答案:C

  解析:

  使动关系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而是在主语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具有“使(宾语)……”的含义。C 项“既而陪?公介,倒戟以兑公徒而免之”中“免”的意思是“使……免除(祸难)。第九章 动词、形容词、名词
 

  第一节 动词

  一、动宾关系

  (1)受动关系。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这里的“蔡”作“侵”的宾语,构成动宾关系。从语义上看,“侵”是由主语“齐侯”发出,而“蔡”是“侵”的承受者,表示“侵犯蔡国”。再如: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曹无伤”作“诛杀”的宾语,构成动宾关系。从语义上看,“诛杀”是由主语“沛公”发出,而“曹无伤”是动作的承受者。

  (2)使动关系:“使(宾语)……”的含义。如: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意思是庄公是倒着生出来的,使姜氏受到惊吓,因此起名叫寤生,于是很讨厌他。这里“惊”不是由庄公发出,而是“姜氏”发出。因此“惊”表示使(姜氏)受惊。再如“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意思是“因此天下人都认为扁鹊能够使死人复生”,生,表示“使死人复生。”

  (3)为动关系:“为(宾语)……”的含义。如,“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这里的“御”是动词,“齐侯”是宾语,但是宾语不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而是动作行为的受益者。“御齐侯”的意思是“为齐侯驾车”。在这种动宾关系中,宾语常表示动词的原因、目的和受益者等。再如:(灌夫)非有大恶,争杯酒,不足引他过以诛也。这里“争杯酒”是“为杯酒”而争,“杯酒”是“争”的原因。再如:伯夷死名于受阳之下,盗?死利于东陵之上。“死名”“死利”是“为名而死”“为利而死”,“名”“利”是“死”的目的。再如: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启之”是“为他(大叔)打开城门”,“之(大叔)”是“启”的受益者。

  (4)其他动宾关系。如:①四月秀衫,五月鸣蜩。②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③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④积五六年,单于弟于禊王戈射海上。⑤动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①中,“秀衫”和“鸣蜩”是动宾关系。“衫”是一种草名,“秀”指植物不开花而结果,“秀衫”的意思是“衫草结果实”。“蜩”指的是蝉,“鸣蜩”指的是“蝉鸣”。“衫”“蜩”虽处于宾语的位置上,但从语义关系上看,却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

  ②中,“卧病”是动宾关系,意思是“因病而卧”。“病”在宾语的位置上,但从语义关系上看,却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③中,“走广”是动宾关系,意思是“跑到李广那里”。“广”在宾语的位置上,但从语义关系上看,却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④中,“积五六年”,意思是“过了五六年”。例 5 中,“行千里”,意思是“走了千里”。这两句的“五六年”“千里”处于宾语位置上,但从语义关系上看,却分别表示时间和数量。
 

  二、双宾语

  (1)双宾语是指一个谓语动词后面出现两个宾语。其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也叫间接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也叫直接宾语。一般情况下,间接宾语指人,直接宾语指物。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这里的“予秦璧”中的“予”是动词,“秦”和“璧”分别是它的两个宾语。其中,“秦”是“予”的间接宾语,“璧”是“予”的直接宾语,意思是“给秦国和氏璧”。

  (2)在古代汉语中,具有“给予”“告知”“教示”等意义的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如“予我城”“赐之食”“与之块”,“予”“赐”“与”表示“给予”;“语之故”“告之悔”中的动词“语”“告”表示“告知”义。“授之书”“教寡人计策”“示之信”中的动词“授”“教”“示”表示“教示”义。

  (3)古代汉语中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到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双宾语了。如:①“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立之君”中,“之”是间接宾语,代指上文的“民”,“君”是直接宾语,整个短语的意思是“为民立君”。

  ②“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作之君”“作之师”中,“之”是间接宾语,代指上文的“下民”,“君”“师”是直接宾语,整个短语的意思是“给下民设立君王”“给下民设立老师”。

  ③“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闭之门”,“之”是间接宾语,指代上文的“贤人”,“门”是直接宾语,整个短语的意思是“对贤人关闭大门”。

  ④“故天予之时,地生之财”。“生之财”,“之”是间接宾语,代指文章中的“明君”,“财”为直接宾语,整个短语的意思是“为明君生长财物”。

  (4)古代汉语,“为”带双宾语,如“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再如: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为”是动词,后面的“之”为间接宾语,“?”“箪食与肉”“所”是为的直接宾语。

  (5)古汉语,动词用作使动时带双宾语。如:“晋候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饮赵盾酒”“生民心”“负秦曲”意思是“使赵盾喝酒”“使百姓生二心”“使秦承担理亏(的责任)”。第二节 形容词
 

  一、形容词用作动词

  (1)形容词用作动词。①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如,“倾夺邻国,而雄诸侯”。这里的“雄”表示的是“称雄”的意思,用作了动词。②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用作动词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具有“使(宾语)……”的含义。如,“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这里的“洁其身”,是“使其身洁”。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形容词用作动词后,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具有“认为(宾语)……”的含义。如,“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原以异日”这里的“远”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宾语是“千里”,“远千里”的意思是“认为千里很远”。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在于:意动用法表达的是“认为宾语……”“把宾语当作……”,是主观看法;而使动用法表达的则是“使宾语……”是客观的结果。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小鲁”“小天下”是孔子“认为鲁小”“认为天下小”,是主观感受。而“小之”是匠人“使之小”,“把它砍小了”,是客观的结果。

  (3)形容词用作动词。①形容词后面加名词,不能构成修饰关系,一般活用为动词。如: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秦顷襄王。“短”活用为动词。②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如: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贫”活用为动词。③形容词后面加代词,一般活用为动词。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活用为动词。当形容词出现在代词之前,一般活用为动词。④形容词放在“所”的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如: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贵”“贱”活用为动词。
 

  二、形容词词尾

  形容词词尾,主要有“若”“然”“尔”“如”等。
 

  第三节 名词

  一、名词作状语

  (1)古代汉语中无论方位名词、时间名词、还是普通名词都可直接作状语。固有功能,不属于活用现象。

  (2)根据状语所表达的语义内容,名词做状语,可分为如下几类:

  ①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方位或处所,有“在……”“到……”“由……”等意思。如“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②表示动作进行时所用的工具和依据,有“用……”或“拿……”等意思。如“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③表示动作进行时的方式。

  ④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有“把……当作……” “像对待……一样的”等意思。如“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⑤表示动作进行时的状态,多用比喻的方式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有“像……一样的” “像……似的”等意思。如“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3)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具有特殊意义。

  ①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表示“每日”“每月”“每岁”的意思。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②“日”字放在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作“一天天地”讲,表示情态的逐渐发展或动作行为的逐渐完成。如:田单兵日益多。

  ③“日”字用在句首主语之前,或和“者”字结合在一起使用,相当于“往日、从前”,用来表示追溯过去。如:日卫不睦,故取其地。
 

  二、名词作动词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这里“目”用作动词,表示“以目光示意。”

  (2)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宾语成为该名词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的含义。如:脯鬼侯以?诸侯。“脯鬼侯”是“使鬼侯成为肉干。”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如:“令尹南辕反?。”“南辕”是“使车轮向南走。”

  (3)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指名词用作动词后,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认为(宾语)……”的含义。如:孟尝君客我。“客我”是“把我看作是客人”。“客”是“认为……是客”。

  (4)名词的为动用法。即名词用作动词时,后面的宾语并不是动作的直接受事者,而是动作间接涉及的对象。如父曰:“履我。”“履我”是“为我穿上鞋。”

  (5)名词用作动词。

  ①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如“可”“能”“敢”“自”“相”“不”“遂”“当”“欲”“悉”“数”等,这个名词通常用作动词。能愿动词和副词通常修饰动词。如:秦师遂东。“东”这个名词在句子中用作动词。

  ②名词后面连带代词,并且是动宾关系,那么这个名词就用作动词。名词不能修饰代词,当名词出现在代词前时,一般用作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蹄”用作动词。

  ③有的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偏正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构成动宾馆关系、动补关系或主谓关系。

  ④名词放在“所”的后面,一般用作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作动词。
 

  第三节 文选

  一、其政闷闷

  (繁体)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兮福所倚,福兮?所伏。孰知其??其?正?正??奇,善??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慢人方而不割,廉而不?(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简体)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
 

  二、上兵伐谋

  (繁体)凡用兵之法,全??上,破?次之;全??上,破?次之;全旅?上,破旅次之;全卒?上,破卒次之;全伍?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非善之善也;不?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简体)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选择题】

  1.下列句中含有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

  A:?其?而迷其邦,可洲仁乎?

  B:今媪尊樘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

  C:孟?君怪其疾也,衣冠而?之。

  D:女股肱周室,以?蒿先王.

  答案:B

  解析:

  形容词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用作动词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具有“使(宾语)……”的含义。B 项“尊长安君”的意思是“使长安君地位尊贵”。
 

  第十章 数词及数量表示法

  第一节 数词

  一、分数与倍数

  (1)古代汉语分数最完整的表示法是“分母+分+名词+之+分子”。如,“古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除此之外,主要是省略“分”“名词”或“之”的一些简略表示法,省作为“分母+名词+(之)”“分母+之一(或之二)”“分母+分+之一(或之二)”“分母+分+分子”等形式。如:“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其中,当分母是十(什)或百以上整数,而分子是个位数时,分母和分子中间不能用“分”或“之”,而用“分母+分子”这一形式。如:“什一,去关市之证,今兹未能。”“什一”即“按照田亩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征收租税。”

  (2)古代汉语的倍数往往用数词直接表示,其中两倍称“倍”,五倍称“绳”。“绳”常与“倍”连用,表示不定的多数。其余表示几倍时,直接说出倍数的数位或在数位后加“倍”。如果表示几倍于某个数时,一般采用“倍数+基数”的形式。
 

  二、约数和虚数

  (1)约数的两种表示法:其一,连用两个相邻或相近的基数表示约数。如,“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其二,在数词或量词前后添加“将、且、可、约、所、余、许、数”等词,表示接近或超过某个确定的数量。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2)虚数则跟实数相差较大,用于表示极少或极多。表示极多的虚数,常用基数词“三、五、七、九”及倍数或“十、百、千、万”等整数表示。如:“三过其门而不入。”另外还可以用“一、一二”等表示数量极少。第二节 数量表示法

  一、名量表示法

  名量表示法:一是用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二是数词与量词组成数量结构后再与名词结合。根据使用位置的不同。名量表示法可分为以下四种:①数词+名词。如,“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②名词+数词。如,“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③数词+量词+名词。如,“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有时会在数量结构后加“之”。如,“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④名词+数词+量词。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二、动量表示法

  动量表示法: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和将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与现代汉语相同。

  ①数词+动词。如,“吾日三省吾身”。②动词+数词+量词。如,“诵三遍而请习之”。上述放在动词后面的数词,是作为补语修饰动词的。有时为了强调动作的数量,可以把表示数量的数词放在句尾,并在数词前面用“者”字。这样,“者”字词组就充当了全句的主语,放在句尾的数词成了全句的谓语。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
 

  【选择题】

  1.下列句中,数词作谓语的一句是( )

  A:禹八年於外,三咿其樵而不入。

  B:今人有五子不?多。

  C:范增?目?王,佩所佩玉?以示之者三。

  D:古者使???褓,言遮相劫,天下?一。
 

  答案:C

  解析:

  “佩所佩玉?以示之者三”意思是举起所佩戴的玉?多次向项王示意。这句中的代词“者”和前面“举所佩玉?以示之”结合成名词性成分,充当句子的主语,数词“三”充当谓语。这是古代汉语表示动量的一种形式。
 

  第十一章 副词

  第一节 程度副词

  (1)表示程度高的副词主要有“最”“极”、“殊”“甚”“尤”“绝”“良”等。其中,“最”与现代汉语相同。“极”、“殊”“甚”“尤”“绝”“良”相当于“非常”“特别”。

  (2)表示程度加深的副词主要有“愈”“益”“弥”“加”“滋”等。其中“,愈”“益”“弥” “滋”古今意义变化不大,“加”的副词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不用。

  (3)表示程度较轻或渐变的副词主要有“略”““少”“稍”“颇”等。其中,“略”表示稍微,古今变化不大。“少”是副词,表示的是“稍微”“略微”的含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稍”。“稍”是“逐渐”的意思,由于“少”“稍”古今词义变化较大,在阅读古文时要加以注意。“颇”也表示“稍微”的意思,这个意义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用。此外,“颇”在古代汉语中也可表示程度很高,相当于“很”。
 

  第二节 范围副词

  (1)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主要有“皆”“尽”“咸”“悉”“毕”“举”“具”等。相当于“全”“都”。

  (2)表示限定的范围副词,主要有“唯”“独”“直”“仅”“特”“徒”“但”等。相当于“只”,其中“但”的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现代汉语中“但”是表示转折的连词,古代汉语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副词。“仅”在古代汉语中除了表示“只”、“才”的意思外,还可以表示“几乎”、“将近”的意思,这种用法在中古开始出现,读音为 jìn。“仅”的第一种用法古今相同,第二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消失。
 

  第三节 时间副词

  (1)表示动作已经或曾经发生的时间副词有“既”“已”“业”“曾”“尝”等。“既”“已”“业”表示动作已经结束,相当于“已经”,“曾”“尝”表示动作行为在过去曾经发生过,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曾经”。

  (2)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的时间复词有“方”“会”“适”等。以上这些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正”、“正在”。

  (3)表示动作即将发生的时间副词有“将”、“且”、“行”等。以上这些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将”“将要”。(4)表示动作终究发生了的时间副词有“终”“竟”“卒”第。以上这些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最终”。

  (5)表示动作行为时间短暂或长久的时间副词有“俄”“姑”“素”“常”等。

  (6)此外,还有一些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速度和频率。如“立”“即”“亟”“数”“屡”“复”等。
 

  第四节 情态副词

  (1)古代汉语中,表示肯定的情态副词有“固”“必”“诚”“乃”“果”等。

  (2)表示猜度的情态副词有“殆”“盖”等。

  (3)表示反问的情态副词有“岂”“宁”“独”“庸”等。
 

  第五节 否定副词

  一、不、弗

  (1)不”“弗”表示一般的否定。两者意义相同,但在用法上有些区别。“不”既可以否定动词,又可以否定形容词;既可以否定及物动词,又可以否定不及物动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弗”在先秦时,一般只能否定及物动词,但动词后面一般不带宾语。如: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3)先秦时期,“弗”也有少数后面动词带宾语的例子。到汉代之后,“弗”还可以用于形容词。如:今吕氏王,大臣弗平。
 

  二、毋、勿

  (1)“毋”“勿”常用于祈使句中,表示禁止和劝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别”“不要”。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毋”常与“无”通用,写作“无”。如:苟富贵,勿相忘。

  (3)“毋”“勿”也用于陈述句中,相当于“不”。如: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三、未

  (1)“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发生或实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 “没有”。如:吾闻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者也。(2)有时也表示对行为的否定,相当于“不”。如: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四、非

  “非”作否定副词时,否定后面的整个谓语。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第六节 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是表示自谦和尊敬的副词。表示客气或委婉。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尊敬别人的副词有“请、敬、谨、幸、惠”,表示自谦的副词有“敢、窃”等。如: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里的“请”为谦敬副词,表示对对方的歉意。②若忘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这里“敢”为谦敬副词,表示自谦。
 

  【选择题】

  1.下列句中,“甚”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的一句是( )

  A:好坐?,不求甚解。

  B:苛政暴吏,甚於虎也。

  C:太后曰:“丈夫亦??其少子乎?”?曰:“甚於?人。

  D:以?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答案:A

  解析:

  A 项“甚”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译为“十分”,其余三项“甚”意思是“严重,厉害”。
 

  第十二章 代词

  第一节 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是指代说话者自己及自己这一方的人的代词。包括“台(yí)”、“?(áng)”、“朕”、 “吾”、“我”、“予”、“余”等。这些词中,常用的是“吾、我、予、余”。

  (2)古代汉语里,“我、予、余”三者在句中都可以作主语、宾语或定语。而“吾”一般只充当主语和定语,只有在否定句中才可用于宾语,出现在动词前面。如:①我决起而飞。②予默默无以应。③王呼之曰:“余不食三日矣”。④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⑤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⑥属予作文以记之。⑦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⑧我?若,若不吾?。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⑩启予足!启予手!⑪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⑫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上述例子中,①到④中的“我”“予”“余”“吾”分别充当主语,⑤到⑧的“我”“予”“余”“吾”分别充当宾语,⑨到⑫中的“我”“予”“余”“吾”分别充当定语。
 

  二、第二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是指代听话及他那一方的人的代词。常见的有“尔、女(汝)、若、而、乃”等。从语法看,“尔、女(汝)、若”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而、乃”一般只用作定语,很少作主语,不作宾语。从语义看,相对“而、乃”而言,“尔、女(汝)、若”是比较随便的称呼,一般用于称呼下级、晚辈或平辈。如:①尔之爱我也不如彼。②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③若入,前为寿。④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⑤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⑥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⑦尽矣,吾语若!⑧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佚(huán)兮?⑨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⑩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⑪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⑫里克曰:“曩而言戏乎?”上述例子中,①到④中的“尔、女(汝)、若、而”充当主语。例⑤到⑦中的“尔、女(汝)、若”充当宾语。⑧到⑫中的“尔、女(汝)、而、乃”充当定语。
 

  三、第三人称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常见的有“之、其、厥”等。既可指代人,也可指代事物。“之”一般只作宾语。如:爱共叔段,欲立之。这里的“之”指代共叔段。

  (2)“其”:一是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二是充当主谓词组或分句的主语。如:百姓皆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3)“厥”只能做定语。如: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4)“之”、“其”不是完备的第三人称代词。如: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第二节 指示代词

  (1)指示代词有“是、之、此、斯、兹、彼、夫、其”等。

  (2)“是、之、此、斯、兹”表示近指,相当于 “这”。其中“是、此、斯、兹” 可做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如: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指示代词“是”做主语。

  ①“彼、夫、其” 表示远指,相当于 “那”。“彼”可做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夫、其”一般只能做定语。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指示代词“其”做定语。

  (3)指示代词还有“他、然、尔、焉、诸”等,用法各有特点。①“他”具有旁指的作用,表示某种范围以外的人或事物,义为“其他的”。在古代汉语中也写作“佗”或“它”,可作句子的宾语或定语。如:佗邑唯命。②“然、尔”作为指示代词,主要做谓语。表示“如此”,指代上面所讲的情况。如: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③“焉、诸”是两个比较特殊的词,一般称为兼词,其中,“焉”常用作补语,相当于“于+是(之)”,如: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诸”字相当于代词“之”和介词“于(乎)”的合音,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北之土。
 

  第三节 疑问代词

  一、谁、孰

  (1)“谁、孰”两者所指代的询问对象都可指代人。但“谁”限于指人,而“孰”则既可指人也可指事物。“谁”可做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孰”则一般只能作主语或宾语。如:此谁也?“谁”做谓语。

  (2)“孰”表示疑问时常常用在选择问句中,而且一般都有先行词。如:礼与食孰重?

  二、何、曷、奚、胡

  (1)“何、曷、奚、胡”用于询问事物,表示“怎么、为什么”。如: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2)“何”除作宾语、状语外,还可做定语或谓语,表示“什么、什么原因”等。有时也做主语,表示“什么东西”,但这种用法很少。如: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何”做定语,表示“哪一座”。

  (3)“曷、奚、胡” 用作宾语时,常和介词“以、为”组成“奚为、胡为、曷为”等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询问原因,表示“为什么”。如:许子奚为不自织?
 

  三、恶(乌)、安、焉

  (1)“恶(乌)、安、焉” 主要用于询问处所,在句中做宾语,表示“哪里”。“恶(乌)、安、焉” 用于反问句时,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表示“怎么”。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疑问代词,不管询问人、事物、处所等,还是用于选择疑问,一般在句中充当动词和介词的宾语时,要置于动词和介词前。第四节 特殊代词
 

  一、者

  (1)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主谓词组+者。“者”字前面的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作为定语,修饰“者”所指代的人或事物,具有偏正关系的词组,表示“……的人”或“……的事物”。如: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名词(词组)+者。“者”字有时也与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者”字词组,用于复指它前面的名词,起到区别人或事物的作用。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3)数词+者。①数词出现在“者”前面,与“者”组成“者”字词组,这时“者”所指代的人或事物可能在上文已出现过,数词是对于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或提示,表示几类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如: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②有时只是表示在某个范围内与其他部分的区别,多为表示年龄。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当“者”字所指代的对象已经出现时,“者”字词组作为定语,放于名词(词组)后面,作补充说明。有时还通过“之”将名词(词组)与“者”字词组连接起来,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①名词(词组)+“者”字词组。如: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②名词(词组)+之+“者”字词组。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二、所

  (1)所+动词(词组)。①“所”字用在谓词性的动词(或词组)前,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称代的是受它后面的谓词所修饰的人或事物,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如: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②如果“所”和形容词、副词、名词、代词等构成“所”字词组,这些词往往就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如:是以令史人完客所馆。

  (2)所+介词+动词(词组)。“所”字与介词连用,修饰动词,用于指代与动作有关的处所、原因、工具、相关的人事等。

  常用的有:表处所的有“所从”“所由”,表原因的有“所以”“所为”,表工具或依据的有“所以”“所由,表相关的人的有“所与”。其中,以“所以”最为常见。如:民者,在上所以牧之。

  (3)“者”字词组与“所”字词组都是偏正关系的名词词组,但是两者不完全相同。从语序看,“者”字词组是前偏后正,“所”字词组是前正后偏。从语义看,“者”字词组中的“者”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的施事;“所”字词组中的“所”用在动词前,表示动词的受事。
 

  第五节 无定代词

  (1)无定代词是指代的对象为不定的代词,所指代的并不肯定是何人、何物。主要有“或”“莫”。

  (2)“或”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指代人或事物,作主语,表示“有人”“有的”。如:或谓之曰:“子必穷矣。”这种指代往往是泛指某种人、物,有时“或”的前面有先行词语表示指代的范围,“或”表示其中的一部分。如: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有时候,还可以连用几个“或”,分别指代整体中的不同部分。如: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

  (3)“或”还作副词、连用词。无定代词“或”在句中充当主语,副词“或”一般在谓语前作状语,连词“或”则位于句首。

  如: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4)“莫”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指代人或事物,作主语,表示“没有……”。如: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有时“莫”前面有名词,表示“莫”所指代的人或事物的范围。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5)“莫”还作副词用。无定代词“莫”在句中充当主语,表示“没有……”;副词“莫”一般在谓语前作状语,表示“不、不要”。如:莫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选择题】

  1.下列句中“其”用来指代听话者一方的是( )

  A:鋈之大,不知其?千里也。

  B:若晟地及泉,隧而相?,其侦日不然?

  C:其生也有自?,其逝也有所?。

  D:故以为其?不若燕后。
 

  答案:D

  解析:D 项“故以?其?不若燕后”的“其”指代听话者,即赵太后。


       第十三章 介词

  第一节 古代汉语常用介词介绍

  一、于(於、乎)

  (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涉及的范围,可译为“在、从、向、到、在……方面”。如: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2)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或“对于”。如: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

  (3)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示心理活动动词的后面充当补语,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更……”。如:苛政猛于虎。

  (4)用在被动句的动词后面,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嘤克伤于矢,流血及?,未绝鼓音。
 

  二、以

  (1)介绍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手段、条件、依据,可译为“用、拿、凭、根据”。

  (2)介绍动作行为,所处置的对象或涉及的人。“以”介绍动作行为,所处置的对象时,相当于“把”;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时,常有“率领”的意思。

  (3)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动机,可译为“因为”。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
 

  三、为

  (1)介绍动作行为关联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什么事物)或向谁(什么事物)所发。“为”表示动作行为为谁而发,可翻译为“给、替、帮”;“为”表示动作行为向谁发出,可翻译为“向、对”。

  (2)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介绍动作行为原因的“为”可翻译为“因为”;介绍目的的“为”可翻译为“为、为了”;

  (3)在被动句里,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为”在被动句里,位于动词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翻译为“被”。有时,介词“为”省略宾语,即不出现行为的主动者,这样,“为”就直接与动词连用,来表示被动。

  四、与

  (1)介绍出动作行为发出时所涉及的对方,说明动作行为是与谁共同完成的。可翻译为“和、同、跟”等。有时,“与”所带宾语省略,但所表达的意思不变。

  (2)介绍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可以翻译为“为、替、给”。
 

  【选择题】

  1.下列句中,“为”是介词的一句是( )

  A:夫执舆者为谁

  B: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C: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答案:D

  解析:

  D 项中的“?”为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第十四章 连词

  第一节 古代汉语常用连词介绍

  一、而

  (1)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的关系并列或递进关系。“而”连接并列关系可以译为“又”或不译,连接递进关系可以译为“并且、而且”。“而”连接的谓词性词语可以是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2)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时间上有先后承接或事理上有原因、条件、目的等关系。 “而”所连接的一先一后的两项动作行为,有时在选择上有前者是后者的原因或条件,后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等情况。

  (3)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前后两项动作行为或性状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而”带有表示转折的意味。

  (4)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而”可以不译。

  (5)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转折或假设关系。“而”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转折,一般是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本不该出现这样的联系。
 

  二、以

  (1)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译为“又”;

  (2)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是一前一后的承接关系;

  (3)连接因果复句,“以”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前。在因果复句里,“以”常和“故”搭配使用,这时“以”的连词意味更为明显;

  (4)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前者是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式、状态等。

  (5)连接名词和时间方位词。
 

  三、与

  (1)连接名词性词语,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

  (2)和“不如、宁、孰若”等词连用,构成“与……不如……”、“与……宁……”、“与其……孰若……”等格式,连接分句和分句,表示选择关系。

  (3)“与”既是连词又是介词,容易混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辨认:

  ①看位于“与”前后的两个词语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位置互相交换。能交换的说明它们是并列关系,“与”是连词;不能交换的,说明它们有主次之分,把后面的名词性词语介绍给谓语,以陈述主语,“与”是介词。

  ②看在不改变原句基本结构的前提下,“与”前能否再插入其他修饰成分。能插入的,说明“与”仅与后面的词语发生关系,“与”是介词;不能插入的,是连词。

  ③介词“与”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所在句子也可能省略主语,这些情况,也是辨认“与”是连词还是介词的依据。
 

  四、则

  (1)连接两个谓词性词语成分,表示事理上的承接关系,往往前面的动作行为与后面的动作行为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存在假设或条件关系,可以译为“那么、就”。有时“则”用在复句紧缩句的两谓语动词之间,使语气变得较为急促。但表达的还是复句的意思。

  (2)用在并列的分句里,表示对各种情况的列举和对比。这类“则”今译时一般不用翻译。

  (3)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后一项情况的出现是前一项动作施事者所未料到的,“则”有表示发现的意味。可以翻译为“原来已经、竟然”;

  (4)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含有转折意味,可以翻译为“却”。

  (5)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让步关系,可以翻译为“倒是”。

  (6)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假设和结果关系,可以翻译为“如果”。
 

  五、之

  (1)“之”连接定语和名词中心语,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可以翻译为“的”或者不翻译。

  (2)“之”连接主语和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语结构转变为名词性偏正结构,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和判断句谓语,或是充当复句的分句。

  (3)“之”也可以连接主语和介词结构,组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充当句子的成分。
 

  六、虽然、然而、然则

  (1)“虽然”是连词“虽”和代词“然”的搭配使用。“虽”表示让步的连词,意思是“虽然、即使”。

  (2)“然而”是代词“然”(如此、这样)和表示转折的连词“而”的搭配使用,“然”总结上文,表示对上文所说内容的肯定,“而”引起下文的转折。“然而”的意思大致是“虽然如此,但是……”、“这样却”。

  (3)“然则”是代词“然”(如此、这样)和表示顺承的连词“则(那么、就)的搭配使用,“然”总结上文,表示对上文所说内容的肯定,“则”根据事理推出下文,意思相当于“既然如此,那么就……”
 

  第二节 文选

  一、触龙说赵太后

  (繁体)“父母之?子,??之?深哞。?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之泣,念悲其哞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赝非?久樘,有子?相擂?王也哉?”(简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选择题】

  1.下列句子,“而”连接的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有因果关系的一句是( )

  A:是以慢人?上而民不重,?前而民不害。

  B:止子路宿,???黍而食之。

  C:故趟秦相於邝而晷不通。

  D:故拔一?,而天下不以?暴。

  答案:C

  解析:

  “而”连接的两项后者是前者的结果,可根据上下文相应译为“因此”“所以”“以致”等。C 项“故趟秦相於邝而晷不通”。的意思是“所以苏秦在赵国为相,函谷关封闭”。
 

  第十五章 语气词

  第一节 句尾语气词

  一、陈述句的句尾语气词表达陈述语气所用的语气词主要有“也、矣、耳、尔、焉”等。

  ①“也”用作句尾语气词,第一种是用于判断句末尾,帮助判断。如:董狐,古之良史也。第二种是用于叙述句末尾,表示对所叙述情况确信不疑。如: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还可以用来表示对所叙述事件存在因果关系的确认。第三种是用于祈使句、疑问句末尾,仍然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如: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②“矣”是表示动态的句尾语气词,第一种是表示情况已经如何。如: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第二种是表示将要或必将出现某种新情况。在这类句子中,常出现表示将然或必然的副词“将、今、必”等。如:诺,吾将仕矣。第三种是“矣”除了用于陈述句外,还可以用于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的末尾。在这些句子中,“矣”看似带有祈使、疑问、感叹的意味,其实它仍然保留着自己特有的那种报道新情况的语气。如: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③“焉”是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由于经常位于句尾,因此后来从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的用法虚化为纯粹的语气词。“焉”带有较强的指示性,带有指点和引人注意的意味。如: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④耳、尔。“耳”表示陈述的句尾语气词,与“也、矣、焉”的不同之处在于,“耳”表示肯定,带有限制的意味,相当于“不过……而已”、“不过……罢了”。“耳”也写作“尔”。如:人病不求耳。

  二、疑问句的句尾语气词

  “乎”、“与(欤)”、“邪(耶)”、“哉”是古代汉语疑问句常用的,句尾语气词。“乎”的疑问语气最为强烈。“与(欤)”、“邪(耶)”多表示一种探询的语气。“哉”本身没有疑问的意味,它的基本作用是表示感叹,而且是比较强烈的感叹。

  三、反问句的句尾语气词

  “乎”、“与(欤)”、“邪(耶)”、“哉”都可用于反问句。它们常常与疑问代词和表示反问的语气副词配合使用,以表达出反问句所具有的那种强烈语气。
 

  第二节 句首句中语气词

  一、“夫”:

  (1)“夫”常见的句首语气词。表示发议论,或要概述事物的特征,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也称 “发语词”。

  (2)句首语气词“夫”和指示代词“夫”的区别:

  ①根据语法作用和所处位置加以确认。指示代词“夫”主要充当语,修饰名词性词语,它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而语气词“夫”则位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因此,不在句首的“夫”肯定不是句首语气词;“夫”后所接如果不是名词性词语,则应当是语气词。

  ②根据文意,加以确认。如果“夫”位于句首,而且后面所接的又是名词性词语,难以根据其所处位置和语法作用判断词性的话,那么就要看该句的文意。语气词“夫”用在句首表示后面要发表议论,而且,所议论的问题,多带有普遍性。指示代词“夫”则对所修饰的名词性词语加有特指的意味,相当于“那”,后面的名词性词语,往往是个别的,具体的对象。

  二、“惟”(唯、维):

  “惟”(唯、维)做句首语气词,一是提示强调,引出主语和时间;二是强调希冀、期望的语气。“惟”(唯、维)用在句中主要起强调的作用。

  三、“慎”

  “慎”作用经常是表示要对某事发表议论或提出看法。

  四、“其”:

  “其”表示委婉的语气。译为“恐怕、大概”等。在祈使句中,“其”表示委婉语气,可译为“希望、还是”。

  五、“也”:

  句中语气词“也”常用在主语之后,起到提顿作用,使全句的语气变得舒缓。“也”有时也用在表示时间的状语之后,起到舒缓语气、提起下文的作用。现在汉语中没有与这种句中语气词“也”对应的词,现在翻译时可以不翻译。
 

  【选择题】

  1.“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我者,其由陪?”句中“陪”的词性是( )

  A:动词

  B:语气词

  C:连词

  D:介词

  答案:B

  解析:

  在疑问语气词中,“与(欤)”、“邪(耶)”的语法作用及疑问语气的轻重大致相似。这两个词古音相近,只是在先秦古书里出现的场合略有不同。“与(欤)”、“邪(耶)”的疑问语气,较之“乎”要轻的多,它们更多的是表示一种探询的语气。

  例如“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这句话中“与”是句末语气词。
 

  第十六章 判断句

  第一节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构成和基本格式

  (1)主语+谓语。如:杜,甘棠。

  (2)主语+谓语+“也”。由于判断句是确定事物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因此表示肯定确认语气的句尾语气词“也”常常用在判断句后煞尾,以加强判断的语气。。如:是非君子之言也。

  (3)主语+“者”,谓语。由于判断句主语和谓语之间有一个语音停顿,因此在主语后面常用代词“者”复指主语,加强提顿语气。如:兵者,凶器也。

  (4)主语+“者”,谓语+“也”。这种格式在主语后用“者”,与谓语后的“也”互相呼应,构成“……者,……也”的句型,这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格式。如:南冥者,天池也。又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第二节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系词问题

  一 、“是”:

  先秦文言,“是”是一个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如: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二 、“非、惟、乃、皆、即、则”:在判断句里看到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出现“非、惟、乃、皆、尽、即、则”等词。这些词不是系词。如: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又如:予惟小子。“非”和“惟”不是系词。

  三、“为”:文言文里,“为”有时很像系词,但是古代汉语里的“为”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及物动词,用“为”作谓语的句子属于动词谓语句,即叙述句,“为”与其后的名词性词语构成动宾词组。有时“为”可以对译为“是”,但“为”并不是系词。如:颍考叔为颖谷封人。

  第三节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表示领属关系或等同关系。即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谓语所表达人或事物的同类,或与之具有同一的关系。如: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又如:今之王,古之帝。

  (2)表示比喻关系,即用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比喻主语。可译为“好比是……”。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3)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即在叙述某件事情和观点后,用判断句说明原因。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4)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这种判断句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不能是“是什么”“不是什么”来加以分析,而是用判断句的形式浓缩了一种逻辑关系。如:夫战,勇气也。又如:百乘,显使也。
 

  【选择题】

  1.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

  A:楚左尹?伯者,?羽季父也。

  B:求!?乃?是咿陪?

  C:是故钙?不脎,通?大明。

  D:不知是非,不辟死?。

  答案:A

  解析:

  主语+“者”,谓语+“也”。这种格式在主语后用“者”,与谓语后的“也”互相呼应,构成“……者,……也”的句型,这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格式。
 

  第十七章 被动句和被动表示法

  第一节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如:故不能推?而及。

  第二节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用介词“于(於)”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式。格式是:谓语动词+“于(於、乎)”+行为主动者。 如:嘤克伤于矢,流血及?。

  (2)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被动句式,“为……所……”式。格式是:“为”+行为主动者+谓语动词。“为……所……”句式。如: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又如:方术不用,为人所疑。

  (3)用助动词“见”位于动词前的被动句式,“见……于……”式。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被”字句。如: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选择题】

  1.下列句中,有介词宾语省略的一句是( )

  A:人皆有兄弟,我?亡。

  B: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C:晏子??相。

  D:不者,若?皆且?所?。
 

  答案:D

  解析:

  “?所?”:被他俘虏。被动句式,介词“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沛公”。
 

  第十八章 语序和省略

  第一节 古代汉语的语序

  一 、主谓倒装句

  主谓倒装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①表示感叹的主谓倒装句。如:有是哉,子之迂也!/贤哉,回也!/甚矣,汝之不惠!②表示疑问的主谓倒装句。如:谁与,哭者?/何哉,尔所谓达者?/子邪,言伐莒者?二、宾语前置句

  (1)在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都位于动词和介词前。充当前置宾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何、安、奚、孰、焉、胡、恶”等。如:“吾欺谁?欺天乎?”“谁”是疑问代词作欺的宾语而前置。

  (2)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之前。即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如“不、弗、勿、莫、未”等,二是宾语必须是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如: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不己知”即“不知己”,“不”为否定词,“己”为代词充当前置宾语。

  (3)宾语借助代词的复指而前置。句式特点是“前置宾语+代词+动词”。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或“是”。如果被复制指的前置宾语本身是由代词充当,那么一般用代词“之”来复指宾语。如:夫晋何厌之有。“何厌之有”即“有何厌”,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何厌”。

  (4)介词“以”的宾语因强调而前置。最常见的是固定格式“是以”,其实是代词“是”充当介词“以”的前置宾语组成的结构。如: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即“以一贯之”,“一”位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第二节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省略

  一 、主语的省略

  在古代汉语里,主谓句中主语的省略是常见的现象。如: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二、宾语的省略

  宾语的省略包括动词宾语省略和介词宾语省略。动词宾语的省略: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在上文已经出现过,因此承上省略。

  如: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王)。介词宾语的省略:介词“以、为、与”的宾语常可省略,而介词“于(於)”的宾语不可以省略。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羹)遗之。
 

  【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动词宾语省略的一句是( )

  A:人皆有兄弟,我??。

  B:?日不死,匈奴以?神。

  C:可陪言而不陪之言,失人。

  D:衷生?患不能精,?患有司之不明。
 

  答案:A

  解析:

  A 项中省略了动词“?”的宾语“兄弟”。
 

  第十九章 古代文献的阅读

  第一节 古书的标点

  注意文章的整体联系,注意语言分析(特别是关联词和语气助词),依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

  具体方法如下:

  (1)巧借标记断句。第一是句首标志词。①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今夫等。②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③谦词:下官、窃、寡人、妾、愚等。④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女 (汝)、彼、此等。⑤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等。⑥复音虚词:然则、是故、何以、得无、大抵、何其等。第二是句中标志词: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第三句尾标志词。①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焉、与(欤)、耶(邪)等。②复音虚词:而已、奈何、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

  第四是对话标志词: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

  (2)整句结构断句。古人写文章喜欢用整句,或对偶,或排比,或顶真,前后照应,句式整齐。如:《荀子》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3)语法结构断句法。古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可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其与前后词语的关系进行推断。如:“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一句,找到动词“将”、“归”、“贺”,便不会连作 “归人”,而是“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第二节 古代的注释

  一、古注的类别

  (1)古注的类别有:传注类、章句类、音义类、义疏类、补注类、集解类。

  (2)传注类:最早是指对儒家经书中的文字作的古注,给经作传,春秋时已经开始了,西汉人作的传就是名副其实的传了,像《毛诗故训传》、孔安国的《尚书传》等。

  (3)章句类:用分章析句的方式来解释古书的一种古注类型。传注类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章句类除了释词外,还要串讲文意,指明一章的主题意旨。传注类言简意赅,章句类就有繁琐的特点。如:赵岐的《孟子章句》。

  (4)音义类:对古书中文字进行辨音释义的注释类型。如:陆德明《经典释文》。

  (5)义疏类:既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作解释的一种古注类型。“义疏”又称“义注”、“正义”、“义证”。主要目的是汇通经文、传注的义理,并加以阐释。并加以阐释发挥。其次还有搜罗群书、补充旧注、探求本源的功用。如:皇侃《论语义疏》、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和贾公彦的《周礼疏》。

  (6)补注类:在前人注释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订的一种辅助类型,它与疏有相似之处,就是不仅注释经文,同时也疏通前人的注义。但与疏不同的是,补注类重点是放在对前人旧注的补充和订正。如:洪兴祖的《楚辞补注》、王先谦《汉书补注》。

  (7)集解类:汇集各家注解合成一书,或者说把各家的注解选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又称“集注”。如: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

  (1)古代注音主要有读若、譬况、直音和反切四种。

  (2)读若。在譬况法之前,古人用读若(又说成读如、读似、读近、音如、音近、省相似)的术语为生僻字注音,在东汉人的经注中以及《说文解字》这类小学专书中屡见。这种注音方式一般只注明其近似的读音,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注音。

  (3)譬况。即用一些比喻和形容词性的词语对难字的读音进行描写。

  (4)直音。用一个字为另一个同音的字注音。古注中使用“音某”“读为”“读曰”“读与某同”即为直音这种注音方式。

  (5)反切。汉末,人们发明了用两个汉字来注一字的读音方法,即反切法。反切注音的原理,简而言之就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例如,攀,普班切,普字的声母是 p,班字的韵母是ān,两字声、韵合起来就是攀(pān)的读音了。

  (6)反切的方法是受汉语中存在双声叠韵连绵词的启发,反切上字与被切字为双声的关系,反切下字与被切字为叠韵的关系。

  (7)古人注音的术语有:音、读若、读如、反、切、如字等。

  (8)音。“音”是用一个比较常用的字,给另一个同音字注音。这种术语,一般用于直音这种注音方法。

  (9)读若、读如。“读若、读如” 在古注中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注音的功能,一个是指出本字与借字关系。使用“读若”,常常是用一个音近或音同的字为另一个字注音。使用“读如”,常常是引用一段熟悉的诗文,以这段诗文中与该字音近的字来注音。当然,有时也没有这种区别,例如《说文》有时用“读若”同样可以引经文来注音。

  (10)反、切。“反和切”这两个术语用于反切这种注音方法。反,又作翻,据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所云,南北朝以上反切的术语都用“反”,唐代因人们讳言“反”才改称“切”。

  (11)如字。“如字”与“破读”相对,是按常见的读音来读某字,并按常见的意思来理解该字。
 

  【选择题】

  1.下列有关“集解类”的说法,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A:“集解类”的代表作是晋代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

  B:集解类”的最大特点是维护前人注释的观点。

  C:“集解类”是指汇集各家注解,再加上自己注解的一种古注类型。

  D:“集解类”的重点是对前人注释的补充和订正。
 

  答案:C

  解析:集解类:是指汇集各家注解合成一书,或者说把各家的注解选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这样一种古注类型,又称“集注”。代表是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第二十章 古代的特殊表达方式

  第一节 婉曲

  (1)中国古代社会中重礼仪,讲修身,尤其在专制的王权制度下,说话不便、不宜或原过于直白,时常用迂曲的表达来陈述己意。如:明主不晓。

  (2)有时作者因心境、情谊不便直接说出而使用婉转表达的方式。如: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

  (3)有时是为了避免说出粗俗的话而使用曲语。如:荒侯市人病,不能为人。再如:即阳为病狂,卧便利。
 

  第二节 互文

  (1)互文,又叫“互辞”“互言”.一般是指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

  (2)互文又分单句互文见义和对句互文见义。①单句互文见义。如:燕歌赵舞为君开。再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对句互文见义指上下文两句结合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能拆开来孤立的理解其中的一句话。如: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瀚藻。再如: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第三节 变文

  (1)变文,是指有变化的使用同义词,以避免用词的重复?嗦、单调乏味。如:雷霆不作,风雨不兴。

  (2)变文为求协韵,如: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3)变文为了显示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如: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
 

  第四节 连类而及

  (1)连类而及,也称“连及”,清人俞樾称为两事连类而并称例,是指两事物同类或相关,行文取用一事物时,将另一事物也连带提出,连带提及的事物,在文中并无实际表意作用。如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又如:?黼丹朱中衣。

  (2)相关事物的连及。如:大夫不得造车马。

  (3)因词义相反而连及的。又称为“偏义复词”。如:无羽毛以御寒暑。
 

  第五节 用典

  (1)典故,是指旧典故事为后代袭用而具有典面之外的内在涵义的典例故实。

  (2)典故可能发展为成语。如“门可罗雀、网开一面、曲高和寡”等。但典故和成语不能等同,如,“辗转反侧”就只能是成语。不是典故。
 

  【选择题】

  1.“事出於沉思,柳?乎翰藻”一句所使用的特殊表达方式是( )

  A:变文

  B:互文

  C:连类而及

  D:婉曲

  答案:B

  解析:

  互文,又叫“互辞”“互言”,一般是指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例如“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指事和义都出与沉思和瀚藻(文采、辞藻)。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报名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官网搜索

湖南自考本科网最新资讯

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报名